Search

【看穿3種有熱忱沒真誠的人,也許贏在起跑點卻輸在終點】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  • Share this:

【看穿3種有熱忱沒真誠的人,也許贏在起跑點卻輸在終點】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前幾天面試銷售相關產業提到對於「工作熱忱」的看法,也是我最近一直在思考著的問題,對於任何事物的熱忱,只要與人產生連結,就務必先將真誠建立在任何準則之上!人與人,在於真誠,也是做人處事的基礎。拆解這熱忱與真誠兩者區分,熱忱在於純粹對事物的喜愛,它沒有與人連結的溫度,但真誠是賦予一個人具有深度的靈魂。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今天你賣一個產品,你想要努力的推銷它的好,盡其所能的將自己專業或自己的喜愛銷售出去,這是你對產品對工作的熱忱,但是,你沒有設身處地的站在對方角度去想。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他需要的是什麼?
何時需要?
他喜歡嗎?
有什麼原則不能被打破?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以上問題思考的延伸,這就是在於你對一個人理解的「真誠」全面的去用心體會的。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與其說熱忱與真誠兩者需兼併運作,不過細分來看,真誠才是關鍵!有熱忱但無真誠,你有沒有真心的在為對方著想的態度去推銷產品,其實消費者不笨,都看得出來;有真誠但無熱忱,也萬萬不能,因無法持久。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但是有一種狀況是,熱忱可以透過真誠慢慢培養,因為凡事用心,想要把事做好的心情、想要幫助他人的心情,所以開始建立起情感上的信心,所以熱忱慢慢的被自己的真誠感化產生興趣,因為真誠獲得信任之後累積起價值的成就感,開始有了熱忱。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▪️〔有3種人,無法讓人感受到真誠〕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1.目的性較強的人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套用在為什麼有些直銷人給人的觀感上來看,別人會反感?因為在於關係上是「目的性」較強的交友心態。通常這樣的人,對話上有他們職業上相關的關鍵字他們會特別的強調!朋友的關係建立,或許是先以利為主,才互相吸引,都是先欣賞對方的好,才會想進一步去深入接觸,但是,是以一種健康狀態,彼此互相學習的心態,先提供價值為優先,而不是只想在對方身上取得某種利益的單方層面。選擇這個產業的人,除了心智鍛鍊要非常強大之外,也必須放更柔軟的心,去感受與自己接觸的人事物的換位思考。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銷售自己,也是具備影響力的重要關鍵,那麼什麼樣的人才會認同你,才會為你的真情買單?這應該是值得我們一再思考的問題。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2.自戀型人格的人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這是一種全世界繞著自己運轉的人,他的真心也許只是建立在你必須對他的崇拜感上。比如每個對話幾乎都繞著「我自己」「我想要」的話題打轉,前面狀況不打緊,可怕的是,無論我們怎麼開始分享自己的感受、提到自己的想法去切入,對方還會打岔把你帶回自己的話題,就是明顯沒有那種一對一的回饋感。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還有種狀況你我都有可能會不小心犯的毛病,就是以「自我為中心」,只在乎他人對自己的看法,這想法會遮蔽是否真正的站在對方角度立場來思考看待?然後就無法真實表達自己的感受,變成了選擇性的表達,人與人之間就開始慢慢減少些許溫度與情感。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你也許會對於「要不能太過在乎他人看法的為對方著想」這衛冕也太難,或許難了點,但是用客觀的角度為出發點去練習,其實沒有想像的那麼困難,就是真實的表達你對一個人事物的觀點與建議而已,不去在乎對方是否批判,只在乎自己的無條件真心就好。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3.帶著面具的人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這樣的人,比起前兩者更好看穿,只要敏感一點的人就可以感覺出面具之下有一道侵略性的牆,但總還是有單純的人輕易上當,因為可能在奉獻真心的時候,總是會霧裡看花。但只要保持清明的思緒去面對帶著面具之人,時間能磨練出看人的潛力,更能了解面具人背後的傷痕,他們不是有意的去埋藏自己真誠的。也許自己也曾被欺騙過,而不再相信他人,所以開始以面具偽裝待人。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「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」。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他們也許因為過去的傷害,或者是價值被扭曲而形成一個利益的面具,但為了利益的背後真實的目的,內心只是渴望透過獲得利用他人來肯定自己價值感。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/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🌟檢視一下,你我有可能都是上列其中一種,甚至以上三種皆有,我們有時可能是過去曾受過的傷影響,造就我們無心成為這樣的人,所以拆分以上三種人不是要我們避之,而是觀之,無論自己是否是這樣的人,或者身邊是否遇到這樣的人,那都沒有關係,我們只是剛好的在地球,同樣的時間點,有緣的一起配合演出一場戲,但世界再怎麼無情或虛情假意,不要忘記本質的心,那個最真實的自己。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網路文章『堅守自己價值』有提到一段話:「不管對方是不是一個淑女,我都要選擇作一個紳士。」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運用在自己人生上,我們無法設計可以去遇到什麼樣的人,但能掌握的,就是自己的心,不要輕易地被外在的紛擾、變動去放棄自己的價值,我們同樣還是原來的自己,善良不要被抹殺,也不要停止去愛世界、愛他人。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結論:如果用比較黑暗面的討論來看《小丑》電影,主角亞瑟因為外在的種種因素而被社會侵蝕自己的良善,人格被扭曲而創造出瘋狂的魔性,但這次用全新的觀點來看,表面上看似世界負於他,但我看到的是,他還是在為自己曾經堅持的價值觀伸張正義,只是用另一種極端方式,去喚醒人性,他還是堅守自己的價值,喚醒未曾被正視的底層老百姓,成為他們心中的超級英雄,雖然電影極端的味道濃厚了點,但是在每個人看的觀後感上,都會有不同面向的論點,沒有對錯之分,這就是電影的魅力所在,藝術之精髓。整部片來說,導演並不是要美化暴力,而是用另一個層面,為某個角落發聲,為人性的黑暗面做更深入的詮釋,只為我們去尋回那份「同理心」,它是真誠的內建元素之一。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「這世上所有的久處不厭,都是因為用心。」— 《離開前請叫醒我》盧思浩。
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⠀
圖片來源:《巴黎我愛你Paris, je t'aim》- 之小丑的愛情故事。(本文圖片並非來自於電影小丑,卻也是跟小丑相關的電影,描述孤單小丑的動人愛情故事,世界再怎麼冷落他、不懂他,終於在監獄裡找到相同頻率的心,是一種「終於有人懂你的幽默、你的用心」的心情。我們感受到了他們的真誠,如今贏得彼此的心❤️)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癒天使喬Joe|靈魂療癒師 臼井聖火靈氣/溯源療癒:脈輪清理、能量解讀
View all posts